
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,我们似乎无时无刻不与屏幕为伴。无论是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还是智能手表,我们似乎都无法从那些诱人的提示和通知中解脱出来。我们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,寻找着下一条新闻、备忘录、点赞、消息、特价商品或任何能让我们兴奋的东西。但是,为什么我们很难将自己从其中抽离出来呢?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会
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。在社交媒体上查找一家餐馆的名字或学校的通知,然后发现自己迷失在一系列毫不相干的无用信息中,不知道过去的一个小时去了哪里。怎么会这样呢?其实,这并不完全是我们的错–科技行业采用了复杂的设计技术来吸引和维持我们的注意力。社交媒体平台、应用程序和网站被刻意设计成让人上瘾,产生奖励和期待的循环。赞”、”分享 “和 “通知 “会在我们的大脑中释放多巴胺,让我们渴求更多。我们都希望自己不会在意有 43 个人喜欢我们那张(真的很可爱)猫咪的照片,但实际上这是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。更糟糕的是,我们天生就是群居动物–“FOMO “是真实存在的,所以我们会努力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,以免错过。技术人员深知这一点,而且归根结底,这是一种基于广告的盈利模式,因此目标始终是让我们不断滚动。

那么,这只是进化和发明的一个阶段吗?就像收音机、电视机和电脑一样?有人担心它们会成为我们所知的社会的终结者–但我们仍然在这里。有一点是这样的,但这个最新的技术阶段也有其阴暗的一面。不断受到通知、信息和更新的轰炸,会导致我们长期处于分心、焦虑和压力的状态。研究表明,过多的屏幕时间与抑郁症、孤独感和整体生活满意度下降有关。在某些方面,技术是美妙的–它将害羞、笨拙和孤独的人与他们可能不曾拥有的群体联系在一起–但不可否认的是,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与我们过度使用技术之间存在着联系。我们很难知道这种联系的终点在哪里。餐馆老板在 TripAdvisor 上被抨击,而他只是想维持生计;少女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人们对她自拍照的反应上。这不只是有点可怕。
人们还担心,在眼睛紧盯着设备的情况下,我们的年轻人可能无法充分发展自己的技能–社交能力、创造力、与大自然沟通的能力、活在当下而非感知当下的能力。显然,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肥胖、心脏病和其他慢性健康问题的风险。正如我们在这个行业中经常看到的那样,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肌肉骨骼问题、眼睛疲劳和睡眠模式紊乱(屏幕发出的蓝光会进一步扰乱我们的自然睡眠-觉醒周期)。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和对精神造成的伤害一样令人担忧。
但归根结底,我们仍然掌握着主动权。环境的设置是为了引诱我们,但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中。我们仍然可以放下手机,关掉笔记本电脑,关闭通知,取消关注那些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人,控制孩子们花在科技上的时间。这需要一些努力,但完全有可能从技术中获益,而不被它主宰生活。